北京地铁四号线PPP项目的投融资创新

 

PPP模式内涵

 

PPP是英文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”的简称,中文涵义“公共民营合作制”,主要指为了完成某些有关公共设施、公共交通工具及相关服务项目的建设,公共机构与民营机构签署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,达成伙伴关系,以确保这些项目的顺利完成。

 

北京市轨道交通PPP模式是根据轨道交通准公共产品的经济特点,在投资上将公益性与营利性部分定量分开,由政府负责公益性部分的投资,由社会投资者负责营利性部分的投资并负责地铁的经营管理,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保障、收益调节机制的设计,建立适度市场竞争机制;同时,政府部门通过采取针对性、契约化的监管方式,确保地铁项目的持续性、安全性、公益性。最终,通过地铁项目投资、建设、运营效率的提高,实现政府部门为市民提供的公共产品服务水平的提高,企业实现合理收益的双赢。

 

项目主要意义

轨道交通项目PPP模式是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,四号线PPP项目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第一个正式批复实施的特许经营项目,是国内第一个利用外资、引入私营部门运作的地铁项目,成为国内公用事业改革的又一重要创新成果。

 

四号线PPP项目通过引入社会投资筹集了占总投资约30%46亿元)的建设投资,大大分担了政府对轨道交通项目的财力投入压力,可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;改变了政府一家独办、激励约束机制弱化的弊端,大幅提高了轨道交通的投资、建设、运营效率;划清了政府监管职能与市场主体间的责权关系,使政府部门在地铁项目中从原来的监管者、经营者集于一身的双重角色中解脱出来,转向更为集中的监管角色,为政府部门完善对公用事业监管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。